2025/8/22
微流控芯片技术是一种被称为“芯片实验室”的微小装置,能在微米级通道中精确操控微量流体,实现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多种操作,因其样品消耗少、反应速度快、集成度高等优势,已成为生物医学诊断、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、新药研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。在生物医学、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
而在其研究与应用中,等离子清洗技术与高速成像系统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设备,却意外联动。利用等离子体完成对芯片表面处理、简单加工完成产品后,高速相机随即捕捉流体在微通道中的瞬息变化,二者协同工作,共同揭开了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。
一、等离子清洗机:建立键合基础
微流控芯片的核心在于精密结构的稳定性,而材料处理是关键。以常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(PDMS)为例,它的低表面能与疏水性,使其在与其他材料进行键合时面临挑战,键合强度与稳定性往往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。而等离子清洗技术的出现,为解决PDMS键合难题提供了高效且可靠的方案。
等离子清洗机也叫等离子清洁机,或者等离子表面处理仪,它通过在真空环境中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,高活性的离子和自由基与PDMS表面发生反应:①等离子体可有效去除PDMS表面污染,为后续表面改性打下良好基础;②通过等离子处理在PDMS表面引入亲水基团(如-OH等),这种表面改性后的PDMS可以与玻璃、硅片等其他材料实现键合。例如CIF射频频率13.56 MHz的等离子清洗机,在PDMS键合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。
二、高速相机:捕捉微观流动
利用等离子清洗机处理芯片简单加工完成产品后,其通道中的快速过程则需要高速相机来“捕捉”。液滴在微流控芯片通道中的高速分裂、合并以及与通道壁面相互作用的瞬态过程,往往发生在毫秒甚至微秒级,传统设备难以追踪,而高速相机凭借高帧率和高分辨率,成为观察这些过程的“显微利器”。
高速摄像机通过超短曝光(<1/1000秒)或高帧率(>250帧/秒)捕捉运动图像,用于记录肉眼无法观测的高速运动轨迹,并支持慢动作回放。它能清晰捕捉液滴在微通道内的分裂、撞击及反弹过程,为科研分析提供关键数据。以日本NAC超高速摄像机为例,其全画幅分辨率达1280×896,此时拍摄频率高达50,000帧/秒,配套软件可同步计算液滴速度、尺寸等参数,指导工艺优化,充分满足微流控研究需求。
三、总结
等离子清洗与高速成像的联动,推动微流控芯片向高精度与高可靠性跃进。
等离子清洗机通过材料表面改性,确保微流控芯片“可制造”;高速相机则通过捕捉液滴动态过程,实现芯片性能“可分析”。两者协同作用,不仅优化实验工艺,推动微流控芯片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,更让微流控芯片在精准医疗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看得更清、走得更稳。